当前位置:主页 >车型导购 >

亏损近百亿 皮尺也救不了 保时泰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4 21:47:20

进入2020年以来,汽车市场变化巨大,就连曾经热销的大众、丰田等品牌都遭遇了销量下滑的压力,对于边缘车企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网友对此调侃:就连雷诺都退出了群聊,更何况处在边缘化的众泰汽车了。是的,早期靠着"皮尺部"走红的众泰汽车如今日子也不好过。

从众泰汽车公开的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来看,众泰汽车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下降了78.30%;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达92.9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61.96%。

面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众泰汽车坦言: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从而导致汽车销量大幅下降,经营成本相对上升,没有达到预期。

业绩报告除了披露巨亏之外,还显示截止2019年末众泰汽车仍被126.88亿负债缠身,这一数字尚未负载对比克电池的债务,公告亦未提及与之相关信息。

而2020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众泰更是没好到哪去。报告显示,众泰汽车在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下滑94.71%。而归母净利润亏损4.17亿元,同比暴跌494.1%。

经营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令众泰汽车处境愈发艰难。

徒有其表

成立于2003年的众泰汽车推出了自己的"豪车"阵营,例如众泰T600模仿大众途锐、众泰大迈X7模仿大众途昂,而SR9更是模仿了保时捷Macan等等。

这些车型甚至有过月销过万的成绩,并且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上,众泰展台上的SR9还吸引了保时捷的老总前来参观,一时间更是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甚至于后来有了"这辈子能不能开上豪车,就看众泰了"的江湖故事。

正是如此,众泰汽车2015-2017年的全年销量分别为22万辆、33万辆和31.7万辆,一度进入自主品牌销量前十榜单。而众泰汽车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不错的销量成绩,跟众泰内部的"皮尺部"不无关系。可是,画皮难画骨,由于品质"单薄",在销量日益增长的背后,是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和日渐坍塌的口碑。

不可否认,国产车企大多都走过借鉴之路,但是随着消费升级,低端剽窃越来越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再加上2018年7月众泰T700"方向盘门"事件后,有关众泰汽车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众泰汽车年销量仅为23.4万辆,同比下降26.23%,2019年更是惨不忍睹,15.3万辆的年销量,同比下滑了40.1%。

而进入到2020年,众泰汽车的销量更加不容乐观,据悉众泰汽车已经连续三个月未披露相关的产销数据。另有报道称,目前众泰汽车多家工厂至今仍未复工。

销量暴跌意味着利润大幅下滑,这严重影响到众泰汽车的日常运营。剑走偏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曾经笑的多猖狂,现在的众泰就有多凄凉。

危机重重

屋漏偏逢连夜雨,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千疮百孔的众泰汽车一直都没有传来好消息。

除了销量下滑、财报数据堪忧外,众泰汽车也一直被负面消息缠身。由于没有及时推出国六车型,导致2019年7月国六标准施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众泰都出现了无车可卖的情况。与此同时,工厂还不断传来停工停产的消息。而到去年下半年,"破产"传言、拖欠薪资等事件也是此起彼伏。

4月22日,由于被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拖欠工资,数十位员工在钱塘新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维权,此前,众泰汽车多次被员工集体讨薪。

3月17日众泰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副总裁邓晓明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邓晓明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不久前的3月8日,众泰汽车还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陈静因个人原因已经向董事会递交了辞职报告。高管相继离职,一时间也引起不小关注。

这还没完,近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法人、董事长金浙勇,因买卖合同纠纷,被鄢陵县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信息显示,众泰汽车仅在4月就有10个开庭公告信息,主要都是以买卖合同纠纷和广告合同纠纷为主。

高管辞职、官司缠身、高管被限制高消费、员工集体讨薪等事件接踵而来。保时泰真的撑不住了?

而众泰汽车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提升销量开始行动,既然大家都吐槽我剽窃,那我就原创一个,还找来前大众首席设计师Martin Kropp试图自救。

但是,首款车型众泰TS5在去年底进行实车曝光后,受疫情影响目前依然没有具体上市时间。虽然新车在外观上进行了原创设计,但是未来能否被消费者接受,都是未知,目前来看这款新车未来上市还将遭遇不小的市场压力。

新车暂时无人问津,现有车型又不能在短期内实现销量大增,此时的众泰可以说过活如年。

对于众泰汽车目前的窘境,相关行业专家也表示:"这与企业自身有很大关系。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技术累积、进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最终造成销量持续下滑、营收受到影响。"也因此,众泰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评中评说:

一味的剽窃只是徒增笑料罢了,结局只能是溃败。靠山寨赢来的红利期如今已经耗尽,想要追赶上高速发展中的车市,恐怕并不容易。一直以来,众泰的存在感只停留在"一直在模仿,从来没超越"的尴尬境地,除了丢人现眼之外,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又能给中国车企带来什么?更何况雷诺都已经拜拜了,众泰能不能心里有点13数。嗯,与其苟延残喘的过活不如来个痛快的。(汽车评中评/泡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