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车型导购 >

危中寻机 当阳这些企业如何做到逆势而上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4 22:16:28

新华网武汉6月11日电(刘桔 汪运钦)转产防疫物资、试水直播带货、出口转向内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当阳市许多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转产防疫物资,逆势找到突破口

宜昌绿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日化、家居环保洗涤用品的化工企业。春节前,公司刚完成企业技改,便与荆州市活力二八家化有限公司签下1000吨的日化产品订单。公司负责人汪涛正踌躇满志,准备过完年就迅速迈入加足马力的新阶段,然而随着疫情加重,他的货发不出去了。

“取消订单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办企业这么多年,从未遇到过这种行业危机。” 汪涛说,大概有90%的订单被直接取消,还有一部分货物被告知暂停或者推迟生产。

订单锐减,随之而来的便是库存和资金压力。“公司50多个工人等着发工资,客户无法给出一个确定重启生产的时间点,工厂只能等。”看着周围不少企业陷入同样的困境,汪涛夜夜难眠。

2月初,一条朋友圈急寻消毒液的消息给了汪涛新思路:利用公司拥有消毒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优势,转产84除菌液。看到国内外防疫物资的巨大缺口,汪涛意识到,这是一个给企业“回血”的发力点。

转产除菌液并不如意料中一帆风顺。厂房改造、原料购置、设备调试……一个个难题横亘面前,但都被一一破解。

2月15日,日产60吨的除菌液生产线正式投产。“转产很难,但做企业的,就是要闯一闯。” 汪涛说。

除了宜昌绿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当阳还有一批传统的服装、纺织、化工企业纷纷跨界投医,转产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逆势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据统计,当阳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从疫情发生前的0家增加到7家。

宜昌赛福纺织品有限公司将直播间开在生产线旁

转战线上直播,缓解库存压力

“宝宝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款速干衣,柔软百搭,有多种颜色可选……”6月8日下午,宜昌赛福纺织品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旁,主播李晓丹开始了直播,她对着手机熟练而热情地介绍着一款又一款产品。

宜昌赛福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服装、家纺产品的中小企业,疫情发生后,公司订单大幅下降,库存积压,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3月下旬,公司临时组建团队并培养主播,试水直播带货。现今,公司靠直播带货已接到线上订单3000多单。

“以前由于客户稳定、订单足,所以不太重视线上销售,但接下来,我们会加大直播团队的培育,让零售新战场变为主要战场。”公司董事长彭克军说。

在赛福纺织品有限公司初尝直播甜头的时候,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得线上市场的一块“大蛋糕”。

去年下半年,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向直播发力,今年将直播团队扩容,并且请到直播名人薇娅“带货”。店铺单次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超百万人,创下了2分钟卖出200万元的销售业绩。

“今年4月,我们公司的线上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双说,目前,公司200多名职工全部到岗,4条生产线全力运转。

此外,还有华尔食品、雅香园等多家企业纷纷加入直播大军,有的企业单月直播场次就达20场以上,销售额得到大大的提升。

湖北澳利龙直播带货

调整销售策略,出口转为内销

6月8日,在湖北远蓝机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将口罩机配件装箱、打包,这批配件即将发往深圳。就在前几天,公司又接到比亚迪等企业的生产订单800多万元。

在制造业市场受疫情影响陷入低迷背景下,湖北远蓝机器有限公司能够逆势突围,与其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迈出“出口转内销”的关键一步密切相关。

据了解,远蓝机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精密数控机床、光学检测设备、电子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工业软件开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此前,公司的产品销售额有20%来自于出口。

“此次疫情,对我们销售的影响其实非常大,由于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公司出口订单几乎为零。”公司副总经理宿华萍说,复工复产后,企业积极谋求突围,发力出口转内销。

据了解,远蓝机器有限公司还抓住防疫物资生产机器配件需求量猛增的机遇,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销售业务员,积极开创新局面。今年3至5月,公司国内订单增长50%。

远蓝机械生产车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