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车型导购 >

车企 4s店 保险公司 谁该为\\「4s与保险公司维修定损的那点事」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4 17:50:17

一则“天价”维修费的消息,让新能源汽车重新成为“电动爹”。

近日,有媒体报道,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黄先生在驾车过程中意外撞山,导致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在维修过程中,黄先生被告知更换整组电池价格达到54万“天价”,而根据黄先生提供的发票,该车价格为24.9万元。

(车辆受损情况 图源:抖音)

换言之,车辆的维修费用比其购车发票价格贵了近30万元。

后续,极星汽车方面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原始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客户的车子已经全损报废并且由保险公司全额进行了赔付,不存在维修(电池)的问题了。这位相关人士强调,54万更换电池的说法“并不正确。”

事实上,如此高额的“天价”维修费,在新能源汽车身上早已见怪不怪。

7月,一位特斯拉Model Y车主倒车时不慎撞墙,车辆右侧尾部受损,维修报价高达20万,而车辆本身价格才28万。8月,一辆小鹏P5的车头保险杠左侧与其他车辆发生刮擦,而这看似不大的车损,维修费达到1.9万。此前,一位郑州的蔚来车主曾由于驾驶不当发生事故,致车辆左前轮爆胎和轮毂受损,维修费用高达14万元。

一些车主直呼新能源汽车是“碰不得、磕不得的电动爹”。当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正在被越来越密集的快充电桩所弥补时,修车贵、修车难,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又一困境。

【1】环环相扣,车企转嫁成本?

2019年12月30日,首批15辆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超级工厂正式交付给客户。从一片荒芜的工地到正式投产,特斯拉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比建筑速度更令人咋舌的是生产速度,这座位于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每周可产3000辆Model 3。

如此高速的生产得益于特斯拉率先大规模采用的“一体压铸”技术。借助着一台长19.5米、高5.3米、重410吨,占地面积达一个篮球场的巨型机器,原本需要花费两小时,将近70个零件分步骤组装的Model Y汽车后底板,现在仅需90秒就可直接压铸成为一个整体,效率提升达79倍!

(特斯拉一体压铸技术 图源:官网)

正如特斯拉CEO马斯克所言,一体压铸作为“汽车车身工程一种革命”技术,正逐步被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势力采用,蔚来的ET5汽车、小鹏的武汉工厂均采用了该项技术。

但该技术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在一体压铸的工艺下,如果车辆零件发生损坏,不可能单个零件进行换装,而需整体换装,这样一来,维修费就成倍增长。

也正因为新能源汽车集成度高,技术较为复杂,总体量小,新能源汽车的第三方配件生产厂商远不如燃油车。如此一来,车主在维修时,可选择性小,很多情况下,原厂商成为唯一选择。原厂商对核心零部件的垄断,也促使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普遍价格不菲。

据汽车分析师张翔介绍,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在出售新车时,为吸引新用户,售价往往不会过高。因此不排除部分车企,在车主购买车辆成为品牌用户后,通过后期的维修服务费来赚取利润。

而新能源电动汽车虽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但补贴只涉及整车,并不单独补贴电池。因此,当涉及到电池时,费用更是“天价”。

【2】“优惠”有漏洞,车主风险增加

在黄先生“天价”维修事件被曝光之后,关于他车险的争议同样备受关注。

报道指出,虽然黄先生与保险公司牵动的合同上载明车损全额为33.8万元,但因为车辆发票价为24.9万元,保险公司仍只愿意按照24.9万元赔付。

实际上,过去为了帮助车主节省购置税,在车主购车时,4S店会以不含保费、上牌费、出库费等费用的“裸车价”开发票。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即使免除购置税,但这样的“惯例”依旧延续。

这样的“优惠”给车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同步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试行)》。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专属保险正式出台。

(上海保交所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

在此之前,新能源车保险条款与燃油车一致,其中并不包括“三电”系统(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而“三电”几乎占据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60%。彼时,不少车主抱怨“花与燃油汽车一样的保费,却只赔一个车架子”。

新能源专属车险出台后,则将“三电”系统正式纳入保障,还全面覆盖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场景,并为车主定制了一些附加保险。

更多的保险项目,叠加高昂的维修费用,让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迎来猛涨。

公开报道显示,特斯拉方面,其车辆保费全国平均上涨幅度在10%左右;高性能版车型保费平均涨幅在20%以内。小鹏汽车全线车型保费平均涨幅为2.9%至18.2%不等。其他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保费涨幅在8%至37%不等。

上海证劵报报道,广州的新能源车主吴女士,其车辆第一年保费是6200元,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第二年的续保费用已经涨到7200元,而其车友会里一位朋友的Model Y车险保费从9000多元涨到了1.2万元以上。

换句话讲,新能源汽车的发票价格和实际购车价的差距逐渐增大,一旦发生意外,这部分差价便落到车主身上。

此外,尽管保费年年涨,但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依旧避之不及。

中国银保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出险频率比非新能源汽车高出3.6%,家用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更是比非新能源汽车高出9.3%,家用新能源车型的按均赔款则比非新能源汽车高出2.7%。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赔付率高,这“三高”导致新能源车赔付压力大,整体来看依然是亏损业务。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保险公司承保特斯拉,每收到1元保费,就要赔付1.4元。

但无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1001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3.23%,与 2021 年年底相比增长 27.80%。其中,我国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220.9 万辆,同比增长达 100.26%,创历史新高。

(IDC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

当产业链上的生产、销售环节均已打通的情形下,如何不让车主困在售后维修这最后一步,已然成为新的行业痛点。

九派新闻记者 李益文

【来源:九派财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