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4 18:05:28
[XCAR 国内新车 原创]
2015年1月9日,上海大众全新紧凑型车凌渡正式上市,新车售价14.59-21.39万元。在凌渡上市之际,爱卡汽车对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进行了采访。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 贾鸣镝
据贾鸣镝介绍,2014年上海大众整体销量是1,725,006辆,零售是1,710,088辆。其中大众品牌销量为1,442,616辆,斯柯达品牌为282,390辆,增长了22.1%,两大品牌都超越了预期的目标。确实,回顾2014年上海大众销量情景,可谓节节攀升,旗下热门车型朗逸、途观、桑塔纳、帕萨特等长期位列销量榜前几名,这其中的缘由不但与上海大众旗下的车型受消费者喜爱程度有关,也与其营销行为及销售渠道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4款朗逸
2015款桑塔纳 如果想了解上海大众关于产能、新车、营销、未来发展规划,那么身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的贾鸣镝恐怕最有发言权。本次的采访中,我们围绕着全新车型凌渡抛出了产能、预期目标、定位和优势、竞争对手、营销措施、会不会推出衍生车型等问题,同时进一步谈到上海大众新车规划、进口车业务动态、新能源技术等扩展问题,以下是采访内容。
凌渡目前产能12万台 暂定每月销售一万台
既然本次是借着凌渡上市之际进行的采访,那么我们的问题首先从凌渡谈起。作为一款全新车型,凌渡强势上市后产能如何,目前销售目标及预售情况情况是一个什么状态?这些是我们首先抛出的问题。贾鸣镝介绍,实事求是的讲,目前的产能是有限的。凌渡排产的时候是按照12万左右的规模,每月1万台。从目前的经验来看,朗行现在已经到每月1万台的规模,朗逸已经到3.8万台了。如果凌渡要谈在这个市场细分成功,1万台我肯定不敢说成功。我对它的销售预期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当然前期会有一个爬坡的过程,包括客户的理解和口碑的相传没有那么快,但我认为第一年也不止这个量。
今年的产能还是相对比较紧张的,而且这一次凌渡采用双开启大天窗在国内也是从来没有用过,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进口件是没有的,这需要我们完全通过自己的供应商来生产。如果所有客户都要大天窗,可能天窗不够,如果都要1.8T车型,发动机就会吃紧。所以,整体产能上看会吃紧,在个别配置上也可能会吃紧,这也很正常。
预定首日超过2500台 缩小预售口子为对消费者满意度负责
按照12万辆的年产能,凌渡的月预售目标应该1万台,但目前市场的实际预售情况如何呢?贾鸣镝介绍,凌渡的预售情况目前可以给出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是基于我们把预售的渠道关的比较紧。在天猫双11的时候,我们做了1万块钱定金的预售,当天就有超过2500台订单。其实在凌渡上市当天,只有2000辆的现车,万一用户预售了、交定金了提不到车,满意度就会下降。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把预售的口子缩的很小。
后来,我们在21号搞了一个100台车的抢车活动,8分钟抢完。26号又做了100台车抢车,4分钟抢完。这些都是需要交一万块定金的。如果不交定金的话,订单就会非常多了。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否则我收了定金,用户等三个月四个月还提不到车,满意度又会下降。总体来说,预售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提供的数据是在我们非常限制他们的情况下提供的数据,我们现在拿到定金的订单就有三千多个。
细分市场 凌渡定位A 级宽体轿跑 主攻懂车的社会精英人群
了解完凌渡当前的产能和预售情况,接下来我们来真正走进凌渡,详细了解一下这款车。谈到一款新车,很多人都会首先关注其定位和主要面对的消费群体是什么,那么凌渡的市场定位和主攻消费群体是什么呢?据贾鸣镝介绍,如果按照上海大众的传统设计思路,生产的主要车型面对的群体是70后,但随着近年来整个汽车市场细分化发展趋势,很多80后、90后步入了消费主力阵营,他们希望选择一些有个性车型。
正是基于购车环境的改变,上海大众基于全球最新的MQB平台,在帕萨特和朗逸之间,推出了凌渡这样一款A 级轿跑。这个产品也是上海大众第一次尝试轿跑车身形式,此前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车。如果CC算是轿跑的话,它是基于帕萨特平台的。我们觉得真正的轿跑,大小上要更适合操控性,凌渡这个产品的特点是宽体轿跑,它拥有帕萨特的宽度,轿跑的长度,车长如果过长,对操控性会有一定的限制。对凌渡的操控性我们非常重视,也敢叫它轿跑。凌渡车身形式介于传统的溜背车和三厢车之间,喜欢三厢车的人可以把他当做三厢车来看,喜欢轿跑的人可以把它作为溜背车来看,它是一款非 常跨界的产品。
从去年4月概念车发布以来,我们在八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在不停的加温。在汽车行业,提前这么早对一款车做预热是不多的,也是十分困难的。这次,对我们来说,维持凌渡的热度不断加温,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凌渡的定位,我们希望在30岁和40岁之间,有所成就的社会精英,他们比较适合购买。此外,这款车非常适合家庭使用。比如我,上班开帕萨特,周末还是喜欢开凌渡。而且这款车的配置比现在的B级车要高,不光是我们自己的产品,比市场上的B级车配置都高。最新的平台,最新的配置,还有一系列先进的科技装备,凌渡会为消费者带来超越期待的感受。这款车当初我们叫NMC,即New Midsize Coupe。它是Midsize,但它拥有非常高级别的配置,所以懂车的社会精英是我们目标消费群体。
凌渡竞争对手分析 细分市场暂无对手/大市场形势严峻
在竞争对手这个问题上,贾鸣镝介绍,从做营销来讲,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一款车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但这不可能。从市场来看,凌渡定位A 级宽体轿跑,这样一个车身、装备确实还没有一对一的竞争对手。
2015款上海大众途观 谈到凌渡最开始确定定位的场景时,贾鸣镝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在研究这款车整个定位和装备的时候,希望像途观一样可以引领一个细分市场的发展。在途观上市之前,应该讲A级SUV的市场不是那么大的,最初我们定产能为一个月5000辆、上市前调到一个月7000辆,现在一直产能受限,好不容易加到2万还是不够。我们认为更成功的营销是可以引领这个细分的市场,这可能涉及下一步上海大众的发展。我们不指定现有市场的划分,比如A 、A-、A主流,很多细分市场需要我们去开创,作为一个先吃螃蟹的主机厂可能会有风险,但是一旦成功,在整个市场影响力就不一样了。我认为凌渡这款车就是可以开辟下一个细分市场的产品。
2014款一汽-大众奥迪A3三厢版 谈完凌渡确定定位的缘由后,贾鸣镝将话题转了回来,凌渡在其细分领域确实暂无一对一竞争对手,但如果按照级别来说,凌渡用的平台,像奥迪A3、高尔夫7、包括下一代速腾,都会在这个级别里面,同时也不排除将来其他品牌也会有类似的车身形式出来。
2014款一汽-大众速腾凌渡优势分析
MQB平台车身轻量化及燃油经济性是亮点
据贾总介绍,凌渡是上海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首款诞生MQB平台的车型,最大优点是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实现标准化,可以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级别的车型中实现共享,近而降低车型的开发费用、周期以及生产环节的制造成本。另外MQB平台有一个消费者更关注的亮点,就是车身轻量化的特点。
外形及结构亮点 黄金比例宽体轿跑/超过80%特种钢板 安全度更高
谈到凌渡的外形,贾鸣镝介绍,凌渡侧面造型是严格的黄金比例,一般的车窗线在中线左右50,凌渡是0.618 ,形成黄金分割。正面高宽比是1.28,纯粹的跑车1.3,B级车一般是1.23-1.25,所以凌渡拥有介于跑车和轿车之间的正面比例。
凌渡的车胎宽度是225,SUV最多做到235,B级车是215,然后还有17寸的轮毂等等一系列的装备,从后面看非常扎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加强了这款的安全性能,这款车普通钢板不到15%,超过80%都是特种钢板:26%热车型钢板,60%高强度钢板,整个车的安全性非常高。
配置上亮点 丰富多样选择空间更广
谈到配置方面的亮点,贾鸣镝首先谈到了安全,这也是一款车最重要的部分。凌渡配备有15个雷达,再加前后两个摄像头。辅助驾驶功能有14种,包括变道辅助、倒车刹车干预、自动跟车干预等等,等于你不是一个人在开车,有很多配置帮你负责不同方面的驾驶工作,这个驾驶过程会非常有乐趣。
其他配置方面,凌渡后视镜有9个功能,包括变道提醒、回家照明、双曲率镜面、倒车自动调角度、停车折叠等等,座椅调节方向有12个,方向盘上有18个按扭。车里面有20个地方有氛围灯,这也是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包括门上比较有品牌特征的氛围灯,也有一些功能性照明的,比如把手照明等有20多个。平时大家看到的B级车最多8-9个扬声器,凌渡有10个扬声器,而且采用了中置扬声器。
动力亮点 第三代EA888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在动力方面,据贾鸣镝介绍,凌渡搭载两种调校的EA211 1.4T和最新的第三代EA888 1.8T三款发动机,其中1.4T两款发动机匹配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而1.8T将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对于1.4TSI 7速干式DSG动力组合,相信国内消费者应该非常熟悉了,早已搭载在迈腾和帕萨特等车型身上,且消费者口碑也还是不错的。对于最新的第三代EA888 1.8T,它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1.4T达到上一代1.8T的性能;凌渡330TSI的1.8T发动机达到原来2.0T的性能,甚至扭矩可以媲美原来的V6的动力性能。而油耗跟排量有关,因而凌渡实现了高扭矩、低油耗,并且这辆车操纵性能非常好。
凌渡所搭载低变速箱为七速湿式的双离合变速器DQ380,这也是第一次在国内使用,可以支持扭矩到380NM。这样一个动力总成,也是我们敢叫轿跑车的自信。
凌渡的定位、优势、营销
凌渡营销模式 与“奔跑吧,兄弟”合作最出彩
上面我们基本对凌渡的产能、预售情况、定位、优势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随后的问题又来了,万事俱备,凌渡想要取得理想的销量,离不开营销的帮忙。针对我们提出的凌渡从前期曝光到上市,都做了哪些营销举措,贾鸣镝进行了回答。
从去年4月开始,我们陆续进行了概念车、量产车的亮相,到这次“奔跑吧,兄弟”的合作,以及到预售。我们对电商平台也非常重视,凌渡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也进行了预热和预售。今年上市以后,我们会继续坚持跟主流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相符的一些渠道。最近大家可能知道,我们最近跟百度做了一个数据研究中心,彼此之间在聊,百度数据非常多,而我们有数据的需求;同时它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可以从上海大众这里来,所以这种合作是互补的。
从去年4月份就开始预热?是的,大家没听错,这在上海大众历史上是比较少见,这么长时间投入这么大的比例是出于什么考虑?贾鸣镝对此问题也给出了详细回答,这个验证了我们一个想法,目前的营销不是一个单一渠道,单一方式的推送信息或是打广告。在这里面我们做了很多跟客户之间的 互动营销工作,包括我们这一次跟 “奔跑吧,兄弟”的合作,表面上是一个冠名,其实我们也结合了很多线下活动。包括基于大家对明星的喜好,我们做了很多把产品特性跟客户进行互动的举措。在 线下和很多客户交流中,我们也跟客户做类似的一些活动,模拟“奔跑吧,兄弟”一些活动,让他把自己当明星来参与到我们的线下活动来。不是单纯的我摆一辆车,大家来看,我们来介绍。一个产品品牌的价值和客户本身一些情感的契合非常重要。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车,而是这个车代表的东西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自己非常相符,我就应该坐在车里,车体现了我对人生、各方面的态度的解读。
谈到当下流行的互联网营销和电商平台,贾鸣镝给出了进一步回答,选择这个没得选,不是我们要进入还是不进入,我们是研究如何更好的进入。经销商很多担忧,是不是不需要线下了,但我个人认为汽车消费领域还是必须是O2O的模式,不可能离开线下而存在的。
现在增长比较快的电商,我们叫它电子的商务化,是没有实体的。而我们希望形成一个模式是商务的电子化,我们本身就是做商务的公司,但是我们通过电子手段来辅助商务的运营。所以我们这个O2O是希望不离开线下的模式。从去年的试点来看,我们摸索了一些相对可以发展的模式。比如如何把电商的推广订单结合线下试乘试驾、交车服务等等,包括对以后支付的一些探讨。
下一步,我们会更多从大数据的角度研究客户的需求,包括客户在产品使用、购买以及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我们希望将来的营销模式更加向体验营销和互动式营销方向来发展。对于产品本身我刚刚已经表达里自信,下一步就是营销如何更加贴近客户,更加符合客户对体验的一些期望。包括产品的介绍过程中,怎么样把产品更好介绍给客户。到店后如何让线下服务解决客户体验的问题,包括将来的售后等等。
凌渡将像朗逸一样 未来打造出一个凌渡家族
产能、预售情况、定位、优势以及营销措施,我们都有了系统了解,似乎对凌渡已经知根知底,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可以挖掘,凌渡必定只是一款车型,销量再高也是单枪匹马,凌渡未来会不会像朗逸一样,建设自己的家族车型,扩大市场覆盖面呢?对于这个问题,贾鸣镝这样回答,凌渡将来会像上海大众朗逸一样,逐渐推出其他新型车身形式,也会形成一个家族。同时,包括中级车帕萨特在内未来也会考虑是否可以形成家族式产品。
2014款朗境
其实不仅是朗逸、凌渡,甚至提到的帕萨特,上海大众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还将有桑塔纳两厢版本亮相,将来还会有Cross版本,也将逐渐形成一个桑塔纳家族,而桑塔纳家族的命名方式可能会采取与朗逸、朗行、朗境这种命名规则一致的形式。
现在很多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品牌,包括宝马、奔驰都有基于同一个平台三厢基础车型的变形车,形成一个家族。我们这方面的考虑还是非常充分的。细分市场的问题 不是今年的问题,是将来到2020年甚至以后一直存在的问题。不通过细分市场来增加营销的话,从200万到300万,这个50%的增长是不可能纯粹靠现有的产品来增长,我们需要很多的细分市场出来,包括下一步C级车、可能都会考虑家族化的方向。
不吝投资 扩充研发能力是提升竞争力关键
从200万到300万,这是一个惊人的销量数字,想要打赢这场仗,如果说产能是军队,那么车型就是军队的武器,一个都不能少。产能情况前面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在新车研发技术方面上海大众目前是一个什么阶段呢?对此问题贾鸣镝表示,研发是上海大众非常关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一直以来,上海大众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非常大,仅仅2011年到2013年这三年内,上海大众自己在研发方面投了104亿,去年的数据还在统计中,应该会更高一点,会超过30亿到40亿的规模。
从经历阶段来看,上海大众的研发到现在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阶段是技术引进,国产化,第二阶段联合开发,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说进入了第三阶段自主研发。如果说联合开发是当时领驭的改型,在原型车上我们做一些改变,那么我们从朗逸开始基本就是自主开发了,国外它没有原型车,也没有这样的一个市场定位的车型。这次的凌渡也是这样的。
上海大众目前有1500人的研发团队,在我看来还不是很多。根据我们将来的产品规划来讲,人员肯定还会增加,我们研发投入会更大。我们整个厂区的改造,新的布局里面,原来执管会的办公楼全都给了研发,从整个硬 件上、到资金、到人员配备上,我们人、财、物全都重视研发。这个也是大众集团目前的主要优势,也是劣势。为什么说是劣势,因为销量超过丰田,利润还是比它低。这是因为每年滚 动的研发投入非常高,但我们认为这是长久之计。不是今年赚多少明年赚多少,而是我们现在在谈2020年我们有哪些产品,有什么样的产能规模。所以我们认为 研发方面还是必须加强投入的,我们各个条线都在降本,唯有研发是不停增加的。产能投资不可避免,研发是要增加的,在其它环节我们都在进行降本的一些工作。
从凌渡开始,它的造型、内饰、包括客户比较关心的拥有多少功能、多少氛围灯、怎样的胎宽比、车身比例等这些东西,是我们有自信能够做好的,也是我们的优势。对我们而言,在我们能做的领域我们是完全自主的。包括后期的B级SUV和C级车也是一样的。
我们将来B级SUV开发成功,美国也在要,包括B级SUV的变形车,美国也感兴趣。将来很有可能把上海大众作为一个全球的研发基地,在中国市场上市的,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而是中国市场先有,是这样的一个发展方向。包括下一代的途观有很多需求也是我们提出来的,后来欧洲说按照我们的改,包括尺寸、产品定位等,所有这些都会发生。这我们认定可以作为第三阶段,有很多自主的东西在里面。
上海大众2015年新车规划 两厢版桑塔纳上海车展亮相
在产能和技术研发上下足了功夫,最终的目标是为发展而服务,是为了开发新车,进一步稳固市场添砖加瓦。接下来我们对上海大众未来的新车规划问题对贾鸣镝进行了提问,而他首先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起了上海大众去年产品线改造的事情。
贾鸣镝介绍,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由于去年7、8、9月三个月上海大众产品线改造,导致,导致上海大众在去年失去了销量冠军的位置。其实产品线改造也是为了今年的新产品。只要第二年有新产品,前一年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产能受限。其实这个情况明年后年可能还会发生,我们目前也在尽可能缩短一些改造周期。
然后,贾鸣镝介绍到,我们改造产品线目的就是你们提到的问题,为了上海大众未来的新车搭建做准备。2015年,上海大众将会推出多款新车。旗下大众品牌车型桑塔纳两厢版将会在上海车展亮相。朗逸也将在2015年推出大改款车型,改款涉及到造型、内饰等,将有很大的变动。
2015款桑塔纳 上海大众旗下斯柯达品牌也将推出下一代的晶锐,新车采用全新造型;在2015年下半年,斯柯达将会推出全新速派,新车将基于MQB平台打造,在外观造型上有很大变动,具体方向将与Vision C的概念车有些类似。
2015款途安
另外,帕萨特全新改款产品也将在2015年付诸动作,新车将采用新的外形、新的动力总成、新的内饰等等,新车上市时间将会在2016年的1月份。还有全新途安也有望在2016年初正式推出。
新能源车技术及新车动态
现在诸多车企都在大力推出新能源汽车,钻研新能源技术,在传统燃油车型的新车规划上上海大众已经做出了详细计划,但在新能源领域呢?对此问题贾鸣镝介绍,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个无需质疑,上海大众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一直非常重视,包括最早的燃料电池,纯电动的朗逸,天越等等。目前根据国家的新的油耗法规,上海大众也在做每年的测算,比如到2020年,需要多少的新能源产品,主要是市场使用环境,如果市场成熟了,随时可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目前上海大众也会有一些新能源方面的规划,将来的产品发展方向都是节能高效的产品,包括排量降低、扭矩提高等一系列措施。
时事跟踪 平行进口理性对待
1月7日,上海市商务委发布《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试点企业及其在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汽车经销商是平行进口汽车产品质量追溯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履行产品召回、质量保障、售后服务、汽车三包、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等义务,不允许进口旧车和非法改装车,并负责采用原制造商许可的方案消除质量缺陷。对于这件汽车行业很重大的事情,我们也向贾鸣镝抛出了问题,平行进口政策的颁布,对上海大众的进口车有没有影响,上海大众如何看待进口车业务?
关于平行进口我们没有参与,从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我大概有一定的感觉。平行进口的影响会有,以后会加剧市场的竞争态势。压力层层传递,最后估计肯定是自主品牌压在最下面。现在还没有平行进口,国产里面高档车中级车已经互相在挤压了。后面Q3要比途观便宜了,那我们再往下,自主品牌肯定压力会更大。对整个市场来讲,影响肯定是有的,竞争更激励;对客户来说是有好处的,会更加实惠。
2015款一汽-大众奥迪Q3 对一个品牌来说,它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和全国范围的管理是一样的。它不能垄断,但是可以进行一个资源方面,包括产品定位方面的调整,我目前没有碰到这个问题。但我相信品牌不会让自己那么乱,比如说在中国买和在中国隔壁买,价格差异那么大,平行进口的流向就乱了,这肯定是有一定的管理手段的。
2013款辉腾 随后,贾鸣镝又介绍到,自2013年从事进口车业务以来,进口车销售一直被我们当做培养和尝试对高端车的销售能力,从总部的流程到经销商对客户的交流能力,都是有一定提升的。几天前,进口大众的经销商对VGIC有个联名抗议,这也反映出来我们做的还是不错的,不然他们也就不会抗议了。虽然去年只做了9000辆,这个限制是只有一百家经销商布局在三四线城市,所有一二线城市去年我们是没有进入的。其实三四线不是进口车的主力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做了9000辆。
2014款途锐 去年VGIC总销量大概是8.1万辆,我们占到了比较明显的比重。对于进口车将来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和VGIC会有进一步探讨。一方面,我们也理解要保护进 口独立网络的利益,共同把品牌做好,否则不同网络之间会有伤害,会损害到品牌。另一方面,我们对进口车促进作用也是很明显的,经销商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时候,不会花那么多精力去关注这个事情,他可能有很多其他品牌。但我们进入这个网络以来,很多进口经销商也会提出很多的要求,其实这对我们和VGIC两方也 都是有促进的,否则管理系统也会变得松散和懈怠,现在反而一直在促进,逼着我们去思考创新,思考如何去合理竞争。当然这个抗议本身也是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我认为互相之间的竞争有利也弊,对客户来讲肯定是有好处的,对我们的管理体系也是有促进的。我们怎么解决好,把有害的地方尽量减少,尽量不影响经销商体系的生存,我们近期也会和北京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有下一步新的发展方向。但合作这件事本身是对的,而且是要继续的。
既然提到了经销商,那么我们又对外界持续关注的经销商盈利问题进行了提问。贾鸣镝表达了上海大众一直以来对经销商的态度,双方是紧密的合作伙伴。随后他进一步介绍到,车市增速缓慢,经销商盈利水平总体下降属于车市的一个正常水平。此前超过15%、20%的增长属于成长期的一个现象。在车市成熟以后,我认为10%的增长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了。各个厂商的产能加起来,目前来看超过30%是空余的,所以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对于经销商来说,一直跟井喷的时候比少赚多少钱,这永远是比不赢的,我们希望经销商可以客观看待汽车流通领域,它不是一个爆发的领域,他是一个稳定的现金流流转的领域。
对于上海大众,如何让经销商健康的运转下去,是我们考虑的重点。除了大数据和电子商务是我们的一个工作重点,另一个重点就是对后市场的研究。欧洲也好,美洲也好,成熟市场中新车销售一般是亏钱的,售后服务能把很多成本、费用打平。所以新车加售后不赚钱很正常,真正来源是如何提供服务,如何通过我们增值业务,包括保险、延保、二手置换等等。我们是服务行业,不是配送行业,是通过服务来赚取应得的利润,这个对客户也是有好处的,否则将来客户来展厅只谈降多少钱。我们希望经销商跟客户谈的是我们给你们提供什么服务,客户愿意花多少钱购买我们的服务,这应该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产品本身价格也是相对透明的,通过增值服务来提升客户的黏度,能够从三年一次购买,缩短到一年一次服务,能不能再缩短到三个月一次的对增值服务需求,这个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如果讲方向,就是通过增值服务、后市场研究来提升经销商的整体水平。当然现在面对反垄断,第三方服务带来的一些冲击,也是逼着我们帮经销商想出一条路来,怎么应对社会第三方力量对售后和服务市场的冲击,毕竟我们有品牌的背书,我们的品牌形象和信任度是有利于做这件事情的。但是如果不做,肯定来不及了。
最后,谢谢贾总接受爱卡汽车的采访,通过本次采访,我们从贾总口中了解到了一个更清晰的上海大众汽车,也对上海大众在新车研发、技术创新、新车规划、市场营销、经销商建设、以及新能源规划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期待上海大众继续造出国民满意的车,继续为经销商谋求更高的收入,继续为我国汽车市场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回顾:
暂无直接竞争者 五问五答上海大众凌渡
上海大众研发能力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