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车型导购 >

国产车品牌巡礼 避免踩坑 路在何方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5 00:35:04

国产车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用低价格创出高附加值。

撇开爱国与否,国产车不被国人所待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抄袭、外观控、整一些花里花哨不实用的配置,不从质量、服务上下苦工,如果不是国家各种政策对国产车保驾护航,估计能存活下来的国内品牌不超过三个。
我们先来看看已经名存实亡的几个品牌。
1、众泰。


众泰最出名的不是旗下的汽车造得多么的出色,而是他们的皮尺技术高超得惊天地泣鬼神。可以这么说,就外观这一块,众泰出品可以在国产车市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惜,众泰品牌仅仅只有一身靓丽的皮囊,内功全是东搬西就别人的东西。


他们最出名的莫过于抄袭保时捷的SR9,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在上海车展上,保时捷总裁慕名而来,看了后摇头苦笑,唯有惊叹厉害、牛逼。他们后续还出品了与路虎外观极其相似的T700,未上市已轰动屌丝界,开车行驶在农村的道路上,必定成为村里最靓丽的仔。可惜美妙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众泰只追求外表不注重内涵的做法,从惊艳开始到狼狈退局,仅仅不到十年的功夫。
2、陆丰


陆丰在抄袭方面,与众泰比不逞多让,一款陆丰X7让开不起豪车又向往豪车的人眉花眼笑,这款车与路虎极光的相似度达到99.9%,一张出车祸两款车同框的图片令人尴尬不已,陆丰X7在装逼的世界里绝对是杠把子级别。
 


值得玩味的是,路虎在状告陆丰抄袭外观的官司上居然败了,理由是陆丰已经在欧洲用L开头的商标提前注册,这官司输得让路虎公司惆怅。
3、力帆


力帆集团如果不制造汽车,靠摩托车起家的他们坚持摩托车百年品牌,估计尹明善的日子会好过许多。有个未经证实的段子,说力帆制造的第一台汽车,下线后一看,仪表亮了后居然显示在玻璃上,查了好久才发现没装仪表盘。另外还有个封建迷信的说法也导致力帆汽车举步维艰,“力帆”与“立翻”同音,谁愿意开车立翻呀,作死咩。
归根揭底,力帆退出汽车市场,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的技术不过关,严格来说是没有属于自己立足市场的东西,完全靠买买买拼装始终都是死路一条。当大家一窝蜂抢占汽车高地想分一杯汽车的红利羹,结果很多人都被这块蛋糕给闷死,力帆就是典型的一个。
4、猎豹汽车


猎豹汽车原本有自己的噱头---军工品牌,按照国人对军工技术的信任和崇拜,猎豹汽车完全可以在汽车领域与其他品牌一决高下,但他们推出的CS10,外观一流,质量却令人堪忧,没有自己的内容不说,汽车各种毛病各种肉,真是谁开谁知道,访问一下猎豹汽车的用户,估计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5、纳智捷
 


纳智捷不纯属国产品牌,它是东风与台湾裕隆的合资品牌,它是死于网友口水中的一款合资车。关于纳智捷的各种段子层出不穷:
“三桶油的战略合作伙伴”
“不熄火加不满油”
“邻居买了一辆纳智捷,中石油马上在村里开了一间加油站”
“加满一箱油可以绕加油站开三圈”
“老板收车吗?收,什么车?纳智捷,滚!”
“踩一脚油门,油箱里有旋涡”
纳智捷的油耗真的有那么高吗?我看过一段纳智捷发动机喷油的视频,那家伙,简直就像是水龙头一样。对开纳智捷车的人我都会一脸崇拜,只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说他有钱嘛,他开纳智捷;你说他有钱嘛,他开纳智捷”
虽然是同样一句话,但意思已完全不同了。总而言之,说纳智捷死于网民之口有点过分,但事实上纳智捷退出国内市场,有它自身的致命问题。

6、宝沃


宝沃汽车确实是德国品牌,德系四强也让宝沃成为崇洋媚外国人趋之若鹜的追求品牌,可没人知道的是,这品牌在德国早就停产破产几十年了,被福田收购,用的是福田技术和制造平台,与德系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在推销自己产品时,总是不忘神秘地告诉你,这是德系车。
我记得还没买车时,看到宝沃也眼前一亮,但销售员太过于急于求成的话让我却步:“兄弟,这是与奔驰宝马奥迪同一级别的车。。。”后面我实在听不下他的吹嘘,就回了一句:“既然与奔驰宝马奥迪同一级别,你为何只卖十来万而不是卖几十万呢?”他哑口了,悻悻地走开。我打开车门,然后一关,砰,跟货车车门差不多。
路上还能见到宝沃的车,但这个品牌已无法在车市上掀起波澜了,买车,买小众品牌的缺点是连4S店都没几个,再过几年,估计坏了连零配件都找不到。。。

8、奇瑞汽车


听说奇瑞汽车老板是搞技术出身的,一般搞技术的人都固执,以自己为中心,想当然地认为消费者也跟他一样的心思。奇瑞在发动机领域里,应该在国产车里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他们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估计是所有国产车企业里是最舍得花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但他们的毛病在于太过于自以为是,总认为我制造出来的车肯定有人会喜欢,然后以自己的思维、撇开市场、消费者去造车,另一点是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不愿投入太多广告宣传也是他们的弱项。
 


除了瑞虎系列打响了一定名头,另一个捷途系列也紧锣密鼓抢占市场,关于捷途品牌我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就是该品牌的使用者,2019年刚推出的品牌,三年时间刚过去,我的车已经是停产的第一代,后续衍生的系列跟长城有得一拼,就是增加了某些配置后又是一个型号,问问销售究竟有多少种,他们都懵逼。
这点应该向吉利学习,他们出了一款博越,成为卖到现在都还在卖的爆款,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9、吉利


从迷信角度上而言,吉利汽车的名字起得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的好,吉利吉利,谁不想大吉大利。值得诟病的是,国产车大同小异都对自己的牌子没海枯石烂的恒心,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本田等牌子货,车上的标志都几十上百年能做到统一,但国产车却总是在变换标志,比如吉利,到现在我都认为全球鹰的标志是迄今为止做得最漂亮的,而且也最有延续价值成为国内坚挺品牌的标志,但吉利集团却抛弃了这非常有创意的标志,后续如果有更漂亮的,估计李书福还会换。
我只想说一句:传承,传承很关键!


在写奇瑞的时候表扬了吉利的博越,开发了一个爆款一直卖到现在,这不是批评他们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而是你经常更新型号,消费者会对你品牌失去信心,这来源于维修售后服务等。我喜欢开车,开过很多品牌的车,但吉利没开过,不敢妄自菲薄。
吉利汽车的问题在于价格不亲民,我曾跟人开玩笑,18万之内,你选国产车,除了外观不输人,豪华车该有的配置它们都有;18W以上别选国产车,不划算。吉利的车型甚少有十万之内的,博系列,大都在十四五万以上,对于喜欢霸气好看SUV的工薪阶层来说,稍贵。


至于领克这种不知是合资还是外资更或纯国产的车来说,十八九万的裸车,全款拿下来二十个W以上的车型,单单在价格上就处在很尴尬的地步,这价位,合资车已分分钟拿下,如果你心气再大一点愿意再添一丢丢的钱,低价位的奔驰宝马都能买了,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

10、红旗


说红旗汽车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国产品牌估计大家都不会有异议,开红旗,绝大部分人都说是因为爱国情怀。但在马路上,红旗品牌的车还是见得比较少,是人们都不爱国吗?不是的,我查了下红旗品牌的价格,价格确实很感人,最便宜的裸车是14.5W起步,全款拿下来估计要16万以上。而最贵的车型则已去到50W以上了,这妥妥的就是豪车级别。撇开奔驰宝马的关税,以国外5万美刀,折合成人民币也就40万不到就能买宝马X5来比较,用膝盖想都知道选哪个。


也许红旗几十万的车配置确实不是一般进口豪车能比拟的,仅凭不亲民的价格,买得起的不会买,想买的买不起,意义何在?


11、北京汽车


BJ40外形很像牧马人,但北汽应该是不承认抄袭的,如果买不起牧马人,BJ40也是越野爱好者退而求次的选择,价格方面不算便宜,油耗?感人!价格、油耗等方面考虑,这款车注定成不了大众系列。


而上图这款车,我实在不知道如何评论,这价格,宝马奔驰保时捷奥迪路虎等豪车随便选,胆敢定价如此之贵,估计北汽也就是制造出来看看的,意思是,嗯,我也有高档货,买不买是你的事,其他的不归我管。

12、比亚迪


比亚迪能一下占有国内汽车比较大的份额,与S6这爆款是分不开的,当然,明眼人都清楚,这款车少不了模仿雷克萨斯RX。这车刚推出时,有装逼人士把比亚迪的标志全部改成雷克萨斯的去把妹,结果还有不少人上当受骗。


后来比亚迪就往新能源方向狂奔了,前段时间还停止了燃油车的生产专攻新能源。
我这个屌丝可以看得上国内任何品牌,不知怎么的就是对比亚迪无感,你说他们的车型不好看么,不是;你说他们的质量不过关么,也不是。反正就是从来没踏进过比亚迪的4S店一步,我也闹不清为什么。
比亚迪是中国元素最多的一个品牌,唐宋元明清系列,包括内饰,几乎都是用中文标识。他们的价格谈不上便宜,特别是国人对国产车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敢把价格定在与合资车甚至豪车不相上下,比亚迪当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最后说下我对新能源车的看法:


我很传统,就算你把新能源汽车如何省油、如何环保、如何加速无敌、如何平顺舒服等吹到天上,我还是坚持我的燃油车。我跟人开玩笑,假如允许,再假如世界上还剩下一辆燃油车,那必定是我的,就这么食古不化。
对新能源信心不足,一个是来自于自燃的新闻,再一个是跑高速没电被人追尾的新闻,更一个是高速服务区等充电,更更一个是换个电池动不动就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等等。。。
我看过台湾电动车的一个视频,说的是电瓶摩托车,他们换电池很方便,街上有备用电池站,你到了把没电的电池拿下来,从电池站拿一个出来换上去就行,不用专业人士,谁都能做,跟商场、店借用充电宝类似,快速方便。
假如新能源汽车也能做到这么方便,所有品牌的汽车电池都用一个型号,且装拆简单方便白痴都能换,到了更换点扫码给充点钱,十分钟八分钟跟燃油车加油这么快搞定,那么新能源汽车才能大范围普及,像当下这样充电桩不普及,且电池寿命到了买电池动辄几万几十万这么搞,我是绝对不会考虑燃油车的。

话又说回来,前几天看一视频说奔驰降价很厉害,先是感觉我当初等等加点钱也可以上奔驰了,这多气派。但仔细想想,再给我一次选择我还是选电车,燃油车和电车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了,开的感觉完全不同,平时的费用也低太多了。几乎身边的每一个燃油车主开车都要考虑油耗,但没有几个电车车主天天琢磨费多少电钱。夏天停车的时候,我经常有停车1个多小时的时候把空调始终开着,就为了上车不会热的烫腚。有几个燃油车司机敢?早上想吃包子上高架开二十公里过去吃根本不是个事,如果说燃油车把你的生活圈扩大到100公里,电车就是把你的日常串门距离扩大到200公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