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5 00:59:49
1
1903年,在老老少少的簇拥下,一个官N代女人把自己的汽车开进了故宫。她一会儿在西华门口撒欢儿,一会儿在太和殿外和爱车亲密合影,并po到了社交媒体上。她的这一行径除了收获无数点赞和彩虹屁,并没有引起瓜众多大的舆论。
她就是鼎鼎大名的璃莹殇·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R·圣母·丝恋·叶赫那拉·樱雪梦·慈禧。
据说,这辆汽车也是奔驰家的,算是大奔的二代祖(事实上是美国“图利亚”兄弟制造的,和奔驰无关)。
让正主亮个相:
看到此图一定是多脸懵x的,除了没马,这玩意儿跟马车的区别在哪儿?连车身都是木质结构,一点汽车“铁包人”的安全感都没有鸭。
造型确实是马车的样式,还不伦不类地配了两个自行车一样的脚踏板,不过,细节其实在这里:该车是钢管车架,由方向盘掌握转向,前后两排座位,司机在前,乘客可以自由坐前后排,和现在汽车的内部构造一毛一样。
更关键的在于,驱动它跑起来的,已经不是吃草的马,而是汽油了——这辆车的发动机是三缸柴油机,是辆扎扎实实的汽车。
段子手为了花式展现慈禧的坐井观天,编了个段子说:当年第一次坐汽车在故宫奔驰的时候,慈禧曾发了这么一问:“这马儿跑得这么快,得吃掉多少草啊?”和农民伯伯遥想皇帝的锄头是金子做的如出一辙。
这辆车,是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送给慈禧的生日礼物,也就是说,慈禧是在68周岁生日这天喜提人生第一辆汽车的。这份新鲜的生日礼物,让老佛爷成了第一个把汽车开进故宫遛弯儿的人。当时也没人敢呼吁要慈禧保护文物,珍惜每一块砖瓦,毕竟,紫禁城自古以来就是爱新觉罗(现在改叶赫那拉了)家的神圣私产。
什么?朱家的?朱家在哪?歪脖子树上吊着的那位吗?
2
不过,享受最高特权的慈禧,在紫禁城里也是有地方不能尽情撒欢儿的。比如庄严肃穆的午门,她连走正门的资格都没有。
故宫一共有四座大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按地位来说,东华门和西华门相对比较庞杂,没有什么特别的等级划分,经过它的人群,身份从上到下都有,上至帝后、妃嫔、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宫女、太监、乱臣贼子……都曾踏过这两座大门。
就说朱家吧。明英宗以太上皇身份复辟时,走的就是东华门;明武宗为了迎接凯旋归来的太监张永,也是从东华门出去。不过,相对于西华门来说,东华门地位应该更低,因为,明朝太监入选进宫,走的也是东华门。因此,皇帝只有特殊时期,为了方便办事才走这座门,其他时候是不太合适的。以藩王身份被迎入宫当皇帝的嘉靖帝,当年被安排从东华门进,他就一口拒绝了。
东华门 图源:wikipedia
一进门就想贬低我,没门。
除此之外,东华门还有一个专属作用。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的高级权贵:皇帝、太后、皇后等人出殡,棺材也都由东华门送出,因此,东华门还得了个“鬼门”称号。据说,东华门出棺材这个传统,主要是因为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曾从东华门出逃到景山上吊,已经开了晦气的先例,索性就这样好了。后来管理疏松,大臣日常上班可以走这里,宫女、太监也从这两座门进出宫。
西华门总体来说并不比东华门高贵,但因为西华门外是西苑,皇帝、后妃们经常由此经过,就显得高档了那么一点点。实际管理上,并没太大差别。
因为管理松懈,西华门嘈杂得像菜市场,嘉庆朝的“天理教之乱”,林清乱党就是直接从西门华进内城,杀到乾清门广场才被发现的。1900年6月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两个月后,慈禧携光绪皇帝也是由西华门狼狈出逃,一路向西。
西华门 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门是神武门和午门,神武门一开始叫玄武门,因为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玄”成了敏感词,由“神”代替。神武门是故宫后门,清朝时后妃入选,走的就是这里。《甄嬛传》里,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一同入宫那天,走的就是神武门的偏门顺贞门。慈禧当年也是从神武门进入这座巍峨宫殿,一步步成为这里的No.1的。
神武门的使用率很高,除了后妃入宫,皇帝出行,也经常从这里进出。慈禧每次去颐和园,走的也都是神武门。
神武门 图源:故宫博物院
所以,跟东华门西华门不一样,神武门是有门禁的。
嘉庆皇帝收拾和珅,列的几大死罪里,其中一条就是“乘椅桥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
另一位嘉庆朝的高级官员富察·托津,也因为儿媳妇坐着轿子进了神武门的中门,而受到“治家不严,夺紫缰、双眼花翎”的惩罚。紫缰是乘马用的缰绳,紫色代表高贵,本来是入八分王爷的待遇,有时候也赏赐给功臣和高级官员,直接夺了紫缰,相当于当众打脸,以后富察·托津一家怕是再也不好意思出来骑马了。
嘉庆的第三子惇恪亲王绵恺,算是备受宠爱的孩子,二哥道光一即位,绵恺就被封了亲王,并被授予“内廷行走”的特权。可是,绵恺嗨劲儿上头,把的福晋也拉进宫里撒欢儿,“旋以福晋乘轿径入神武门”,消息一经举报,道光立刻严肃处理,以违规违纪追究绵恺罪过,不仅罢了出入宫门的自由权,还罚了五年工资。
在神武门面前,没有谁舞得动特权的大刀。
不过,在午门面前,神武门又要黯然失色了。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尊卑贵贱,在这里可以完全得到体现。
午门 图源:故宫博物院
正常情况下,只有皇帝能走午门的正门。另有两个特殊情况,其他两个群体才享受走一次午门中门的殊荣。一次是皇帝大婚迎娶皇后时,皇后的车子也能由午门中门入宫,这种一辈子只有一次。
另外,科举时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寒窗苦读的学子,那些能在万万人中脱颖而出,进入科举殿试阶段的考神,皇帝也特许他们能抬头挺胸从午门的中门走出来。因为被使用得少,荣获走一次的恩宠,状元等前三甲走出大殿那一刻别提多神气了。连文武百官大朝会从午门进殿时,也只能文东武西排列有序地进入,走正门,想都别想。
光绪三十年,商衍鎏高中探花,享受了皇上才有的待遇 图源:故宫100
当然,皇帝本人也不是经常走午门的,有清一代,午门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祭祀、大朝会、颁布历法、接受战俘等,所以午门是最能体现礼的地方,也是紫禁城最神圣的大门。
其实,走哪个门还不是最能体现身份的,关键看能不能坐轿进,能不能在里面骑马遛弯儿。
四个门中,皇室贵胄入宫多从午门,王公贵族可以从长安街左右门骑马进皇城,但到了午门前就得下马——下马也按等级分远近,亲王在午门外就得下马,郡王又降一级,在午门前的两个配楼角下马,贝勒以下在阙左右门外有下马指示牌的地方下马。
经皇帝特许的大臣,也可以骑马从东华门、西华门进入皇宫,不过到了里面,也各自有下马步行的地方,东华门进的在箭亭下马,西华门进的在内务府前下马。
所以,那时候就算有大奔,也没哪个大臣想找死,在皇宫内撒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