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车型导购 >

致歉声明图片「新时代文明实践展厅效果图」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5 01:14:04

10月29日晚,市民郭先生接到车场管理人员的来电称,其小车被剐蹭,这让他吃了一惊,随后,他又被一封致歉信深深打动。郭先生向记者出示了那封致歉信,“尊敬的车主:您好!本人今天13:40,由于躲避车底小猫,不慎剐蹭到你的车尾部,请见谅!本人愿意承担该车尾部喷漆和修补的费用。”(《肇庆都市报道》3日报道)

这件事的结果是“受伤”汽车车主感动,并表示不予索赔,写致歉信的车主也受到网友广泛称赞。一件本不愉快的事情因此充满了人情味。作为一场事故,此事有了圆满的结局,但作为一种现象,它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其中蕴含的文明气息更值得我们回味。

爱车被刮伤,本身又属于“皮外伤”,在肇事者不在场情况下,很多人可能忍忍就算了。可是这个肇事者在联系不上对方车主情况下,留下了致歉信,并主动表示愿意承担修车费用,这种诚实、诚恳的态度令人钦佩。一张短短的致歉信,承载着沉甸甸的诚信和责任,在肇事者和受害者之间架起了温情的桥梁,一个有可能陷入僵局的事件,因此而瞬间化解。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平时开车出门,刮刮碰碰是常有之事。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事故发生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善后,而是尽力推卸责任,很多时候因为双方“扯皮”而导致交通堵塞,一场小事故让后面车辆排起了长龙。而有人开车剐蹭了静止的车辆,把对方车主不在场当成是一种“幸运”,第一反应是溜之大吉。这些行为,明显有违原则、道德,从中折射出当事者责任意识的不足,以及诚信精神的缺失。

新闻事件中留下致歉信的车主当然知道,自己的坚守诚信的结果,是要为自己的疏忽买单,支付相应的修车费。他可能也知道,如果自己不主动联系对方车主,对方也未必能找得到自己。可是他的举动表明,诚信战胜了金钱、拒绝了侥幸。一张短短的致歉信,展示了责任精神、诚信意识,展示了在“特殊情况”下,一个文明之人应有的举动。这张致歉信可以说是文明的“效果图”——它展示了文明的“轮廓”和“色彩”,表达了文明在社会生活中美妙的“意境”。

此事给我们的一大启发是,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要从“道德角度”去考量,自己的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认同,以文明的手法去处理问题,得到的也将是文明的回应,甚至是“加倍回报”。生活中有多少“小事”,因为一句粗暴的语言、不文明的举动而酿成悲剧?生活又有多少“大事”,因为一个“感动”而得以圆满解决?教训和喜悦,我们都应藏于内心深处。(深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