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11-22 08:27:10
科学育儿底层思维 陶勇
有家长问:我家小孩子喜欢画动车,如何发现其禀赋顺势教育?
你家孩子估计也不大,可能也就六七岁甚至有可能四五岁吧。这个家长以后要学会把你们的事情说清楚,因为我不是你们家里的人,所以我不确定你说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我们现在先回答问题,先不管她几岁,一个孩子喜欢画画,这很正常。这不能算是他的这个禀赋或者叫爱好。因为小孩子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他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有限的。他对这个世界的一个看法,他想要表达什么东西,他不太容易用语言的方式去完整表达出来。就算是他有这个能力,也不见得有人听他讲,事实上能够专注倾听一个孩子去表达他所思所想的家长是少见的。所以孩子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他很有可能就愿意用画画的这种方式来表达。
当然这个事情不光有表达的意义,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是孩子在训练自己的精细操作能力,而画画是孩子自我训练的一种模式,或者是一种最容易得到,同时也有成功体验,还能满足更多需求的一种形式而已。所以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训练的一种载体。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什么呢?我想说不管孩子玩游戏也好,奔跑跳跃攀爬也好,跟人聊天也好,滑滑梯也好,喜欢玩积木也好,或者喜欢跟小朋友一起打闹也好。其实这些事情都不是目的,这些事情都是孩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而自己寻找的一种最佳的手段。
我们刚才讲了喜欢画画,不见得是禀赋。那我们再来看这个孩子在画什么。如果这个孩子他只画一个车子,只画某一类车子,说明他对某一类车子感兴趣,那这个车子很有可能是他的目标,但是你又得另外分开来看。如果这个孩子是个男孩,那么他喜欢车子,那是 80% 的概率。对不对?我们说有 80% 的男孩像男孩,还有 20% 的男孩像女孩。那男孩喜欢车子,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男孩都喜欢能够给自己带来力量的这种工具或者是器物,而车子能够带来力量,是拓展一个人力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所以他喜欢车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喜欢车子,这个应该不是他的目的地,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他是个男孩。
我们再来看动车,动车和车次是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说这个孩子以前喜欢小汽车,后来喜欢吉普车,现在喜欢动车,然后过两年可能会喜欢公共汽车。那说明这个动车也不是他的目的地,动车只是他学习认知的一个过程而已。那我们分析了那么多,只是想说清楚这个事到底是不是她的禀赋,是不是她的禀赋不是简单地只看她做这个事情的时间,我们还要看他做这个事做得好还是不好。比如说同样是小孩画汽车,这孩子他 6 岁,他画的汽车相像 10 岁的孩子画出的汽车。那我们认为这孩子在画画上它一定是有禀赋的,因为它很小就看到了一个物体的线条透视的关系,还有这种光线的阴影。那我们认为它在这个空间智能上,还有在实际操作上它有超过普通人的这种能力,我们说叫超长儿童,所以说你要看他是不是比别人画得更好画的这个水平更高。如果这就是他的禀赋,那我们就要小心了,我们就要好好地给他铺垫更多的条件,让她沿着这条路去走下去。
那如果他只是画车子,然后去打仗或者是就怎么样,那只是一个游戏对不对?那只是把游戏搬在了纸上,那就说明现实生活陪这个孩子玩的人太少了或者玩的时间太少。那这就说明我们家长需要陪孩子玩车子对不对?咱们你扮演这个蓝色的小车子,我扮演红色的小车子,咱们今天去哪儿玩呢?小兰小红我们今天去游乐场好不好?好!那你坐前面,我坐后面,等等我小兰我摔了一跟头。你就跟他玩这样的游戏。你不跟他玩,他它就在纸上玩对不对?所以这个它只是一个现实生活的虚拟的表现过程。
我们再把这一切再抛开,我们再来看孩子每天都主动期待花的时间,那要不要满足,当然要满足他期待的事情了,而这件事情又没有什么坏处,甚至好处很多。第一,可以让他每天那么多的学习压力得到减缓甚至消失。对不对?那这是多好的事情。第二,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然后让他去进行创作。那我们带着孩子去看动车,我们去看老爷火车,我们去看 1935 年的火车,我们去看 1895 年的火车。我们就成为一个火车站里面的专家。我们不光喜欢画火车,我们对这些火车的性能了如指掌,我们甚至能够说出蒸汽火车啊,内燃机机车和电力机车,包括新的磁悬浮机车,它们的区别,未来的方向,甚至我们还可以创办一个火车的媒体。
我们每天都玩火车,把玩火车的过程拍成一个短视频,然后这就是一个作品,我们还可以搭建火车,我们自己制作火车。我们自己拿出一间屋,把它来专门做一个大型的火车的一个模型。我们自己去搭建一个山体,搭建一个桥梁,搭建火车轨道。然后我们自己去组装一些内燃机车的机车头。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活简直太美好了,你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不够,你看看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书要读,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地方要去,我们有那么多的活动要参加。那你说你的孩子对现在的这个生活有如此高的满意,对未来有如此多的期待,然后未来的方向也基本确定。然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的认知操作能力又得以提升。你说你的孩子他要不成功,那才怪,你的孩子他要厌学才怪,你的孩子要厌世打死我也不信!对不对?所以就让他去干。
你看我儿子没上小学的时候,学前的时候天天画植物大战僵尸,那个时候我就拿那个 A4 纸,把它裁成比较小的一个纸张,然后我就把它钉成一个本,一个本有十几页20页,看上去像本书。每天我就给他定这个东西。然后他拿过去就开始在上面画植物大战僵尸的这个打仗的过程。然后还有后来又画这个每种植物的介绍,甚至后来又把那个树的二维码,然后又设计封面,你看看就干这个事。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一起开始创作。
当然我儿子可能在这个画画上画的时间不够长,或者是他也许真的没有禀赋,这个事后来就停了。但是我们不管在玩什么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去把这个事情玩够玩 happy 对不对?而且把这个过程变成了探索转向的一个创作的过程。我儿子做所有事情都是这个样子,那我自己也是这个样子,我想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校对: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