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新车资讯 >

1988年 浙江兰溪 老工业基地 改革焕新生

来源:搜狐    时间:2023-12-26 08:24:59

兰溪市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改革,成为浙江全省改革最活跃的城市。在短短几年里,这座城市始终围绕搞活国营企业,在管理、分配、劳动人事诸方面连连闯过难关,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以较小的社会震荡和代价,赢得了较大的改革成果。

兰溪市位于浙江中西部腹地,并无明显经济优势。此间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兰溪经验给予人们的最大启示是:当城市改革日趋艰难复杂之时,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摘自《 人民日报 》( 1988年8月23日 1 版)

“日看千帆竞发,夜观万家灯火。”浙中山区的兰溪,位于衢江、金华江、兰江的三江会合处,自古便是繁华的商埠,一度有“小上海”美誉。彼时,兰溪国企众多,经济发达,也是浙江第一个县级市、第一个工业亿元县,在省内更一度掀起“工业学兰溪”的热潮。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国企发展遭遇低潮,兰溪的工业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何让这座老工业基地重焕生机成了当务之急。

1988年1月12日,兰溪市政府批准市棉纺织总厂、市化工总厂、市胶鞋总厂和市金笔厂作为市综合改革试点企业。改革后把经营权、投资权、用工权、分配权、产品定价权、财产处分权下放给企业。政府对企业只管一个经营者、一个承包合同、一个工效总挂浮动比例。此次改革获得显著成效后,1990年3月26日,《兰溪市全民所有制企业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意见(试行)》出台。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仅仅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履行合同”。只管“三个一”,即一个承包(租赁)合同、一个总挂基数比例、一个经营者。建立起了新的企业经营模式——“三自一包二无”,即自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承包合同完成,无上级、无级别。完全放开经营。

“就是在这一轮改革中,我们的董事长章小华承包了当时的兰溪市第五水泥厂。”红狮集团副总经理章旭喜说,“章总首先在厂里搞起了分配制度改革,在销售、供应、车间、技改、食堂等部门推行经济责任制,逐渐建立起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实现了企业产品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因为这一系列举措的实行,加上章小华在水泥行业摸打滚打的经验,兰溪市第五水泥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生产经营量每年递增两成以上。“当时挣了个盆满钵满。但是章总仍没有满足。”章旭喜介绍到,章小华认为,水泥应用非常广泛,今后的前景很好;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今后民营企业将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于是,1994年,章小华与另外7名合伙人集资成立了兰溪市第六水泥厂,即如今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时至今日,红狮集团已是中国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从激活企业生产活力变为经济转型升级。在兰溪全市,这一问题也普遍存在——兰溪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纺织、水泥建材、化工、有色冶炼等行业齐全。但一直以来,笃信“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的兰溪市,通过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好过剩产业的减法、优势产业的加法、新兴产业的乘法、落后产能的除法。

漫步红狮集团总部,厂房周围干净整洁,绿化葱郁,枝叶上根本看不见印象中的水泥粉尖,完全一副花园工厂的模样。章旭喜介绍到,红狮始终坚持立足水泥主业,采用国际先进新型干法工艺,用“低碳、安全、环保”方式制造水泥,从立窑到新型干法,从传统产业走向产融结合。“我们投入环保资金约20亿元,实现超洁净排放,引领水泥行业生态建设。实施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焚烧炉处置危废、土壤修复为主的环保产业, 2018年危废处置规模可达200万吨,让天更蓝、水更绿,使水泥厂成为城市‘净化器’和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章旭喜说,“同时,集团以‘互联网 ’为抓手,累计投入10多亿元,推进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业务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传统产业 互联网’,打造水泥“生态圈”, 推进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质量在线分析系统、专家优化系统、远程智慧分析系统等,从原料进厂到水泥出厂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实现传统产业向‘高精尖’的转型升级。”

在兰溪,工业“亩均论英雄” “腾笼换鸟” “ 机器换人” “凤凰行动”等改革举措正扎实推进,“老树发新芽,新树深扎根”正成为兰溪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2017年,兰溪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1.6亿元,时隔25年重居金华各县市第一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市发明专利申请514件,比上年增长223.3%,增幅居金华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7.3亿元,同比增长8.4%,总量和增速均居金华各县市区首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