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时间:2023-12-31 08:24:59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目录:行业背景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商用车:行业趋于稳定,重卡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成本仍是行业盈利的关键零部件:寻找细分龙头与确定增量投资建议:把握四条投资主线风险提示报告摘要:行业背景:
2006年国内汽车销量为722万辆,经过十多年高速增长后,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2808万辆,同比小幅下滑, 2006-2018年期间累计增长289%。2019年1-9月汽车累计销量1837万辆,同比下降10.3%,国内汽车销量增速为 负。我们认为,在经过16个月的下滑之后,行业分化加剧,各细分龙头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国内汽车 销量大概率将在2019年四季度出现回暖,今年汽车销量下滑幅度将出现收窄,全年销量增速在-8%左右。
截止2019年6月,国内机动车保有量3.4亿,汽车保有量约2.5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约178辆,仅美国的20%, 日本的35%,韩国的39%。参考以2006年为基年,汽车名义价格指数基本不变,实际价格逐年下降,对应消费 需求仍将保持增长,综合来看,国内汽车消费短期将经历波动,长期仍有上升空间。
(一)乘用车:SUV红利褪去,行业分化加剧
乘用车出现负增长的核心因素是SUV销量增速大幅放缓,由于国内路况及消费者对汽车空间和尺寸的偏好等原因, SUV行业在2012-2017年均保持两位数高增长,自主品牌通过快速切入15万以下级别SUV市场,实现崛起,爆款 车型哈弗H6等车型年销售量一度突破60万辆,目前国内SUV每年销量已接近一千万,占乘用车销量超过40%。
2018年之前国内SUV核心驱动因素是1.6L排量以下的车型销量保持高增长,占比持续提升,其中主要由于自主品牌部分爆款车型在 二三线城市的热销。2018年之后SUV销量增速大幅放缓的核心是1.6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占比开始下滑。我们认为,SUV的结构性变 化主要由于:1)自主品牌高端化路线,车型以1.8L及2.0L为主;2)基数较高;3)行业景气度下滑。 我们认为,SUV红利驱动下的乘用车销量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大概率保持波动性的低增速增长,行业寒冬已经接近尾声,车 企间分化加剧,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行业格局逐步清晰,细分龙头将获得明显优于行业的增速,率先从行业寒冬中走出来,市场 份额将逐步提高。
三个维度解析自主品牌的生态
1)车企数量众多。美国汽车行业由20世纪90年代超100家企业发展至目前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德国汽车20世纪90年代超50家 汽车企业,发展为大众、戴勒姆和宝马公司。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行业竞争加剧,内部整合将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传统自主品牌数量众 多,叠加诸多造车新 势力突围,行业已 经进入红海。我们认为 ,行业产能将加速出 清,自主品牌分化 将趋于明显,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好于行业水平,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2)合资品牌结构下沉,加速自主品牌分化。近两年丰田推出C-HR,大众推出探歌、途岳,合资品牌陆续推出20万元以下级别的 SUV车型,对部分自主品牌车型造车冲击。部分豪华车品牌也积极推出20-30万元级别的新车型,包括奥迪Q2、新奔驰A级、GLA、 宝马2系等车型,与部分进军中高端车型的自主品牌形成价格重叠区间。
3)造车新势力突围,制高点竞争激烈。 2014年年底至今,新成立的国内车企品牌已突破60家,已推出量产车型超过5家。目前造车 新势力推出车型以纯电动车型 为主,以智能化和网 联化为切入点。我 们认为,短期内国内造 车新势力仍难以对传 统车企造车明显冲 击,主要由于:1)电动车型盈利及现金流问题,2)品牌力的沉淀,3)技术上的差距,4)营销网络搭建以及产能问题。
行业变革在即,传统车企仍然拥有优势
特斯拉对传统车企的冲击:2018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24.5万辆,根据目前特斯拉产能安排估算,到2020年之后,model 3的年销售 量级将超过奥迪A4同级豪华品牌车型。2019年Model 3国产化后,特斯拉将侵蚀BBA等豪华车品牌市场份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范围内传统车企缺乏推出电动车的驱动力,给特斯拉留下充分的时间,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1)电池 成本居高不下,电动车价格高,短期市场空间小,单车盈利差;2)投入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车企原有业务投入有所影响;3)新能源 汽车补贴现金流差,不如传统车型稳定;4)电池短路所造成的自燃等问题使电动车安全性长期存疑,大规模发展可能影响企业安 全形象;5)新能车前期投入巨大,大规模投入将损害其原有业务的盈利能力,短期业绩承压。
对比传统车企,我们认为特斯拉的优势包括:1)使用成本,2)百公里加速明显优于同级车型,3)长 周期内豪华车品牌电动车仅有的选择,品牌影响力已经形成,4)各方面参数相比目前已发布的其他整车厂商电动车型,仍具有一 定优势,5)智能化及网联化技术领先,是最早实现L2量产车型的车企之一。
传统 车的核心 优势: 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 等造车新 势力的优势 主要集中 在以下几 个方面,1 )资金实 力雄厚, 传统车型销 售带来的 现金流相对健康,2)近百年的车企历史底蕴所积累的制造工艺、品牌形象及研发实力,3)规模效应带来的整体采购成本优势,4) 营销能力及销售渠道更加成熟,5)对汽车制造的细节把控更为精准。
……
报告内容:……
(报告来源:联讯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